分享成功

Hey!石鼓


每个丽江人,都有那么几个石鼓的朋友。


他们爽直大方,淳朴有情,他们住在金沙江畔,油菜花和麦田肆意生长的地方。


这里像上苍的神来一笔,山黛、水青;这里没有外人打扰,没有俗世的烦忧,没有生存的杂念。


只有生活,沿着江岸和田园缓缓流淌。



Chapter 1
·走!去石鼓找春天·


三月,草长莺飞;石鼓,春意正浓。


从高空俯瞰,大地变得绚烂而繁茂,蜿蜒的梯田层层叠叠,如带似线。



郁郁葱葱的麦田连片似海,铺满岸边,盛迎春归。



每年最令人期盼的油菜花,正金灿灿摇曳枝头。



群山之中,绿色交相辉映,粉红色的桃花点缀其间。蓝天白云,屋舍俨然,青绿的江水滔滔蜿蜒而去,没有什么比此刻更令人沉醉了。



你若来了,我想带你走进农田里,抛开一切,站在原野中感受清风拂面的爽意,细嗅自然芬芳的味道,让心情也跟着雀跃。


对了,刚刚告别严冬,迎着暖阳,一定要和这抹春色合个影啊。



“江流到此成逆转,奔入中原壮大观”,我还想带你去看江水的壮阔和碧绿。


万里长江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奔腾而下,在石鼓村被山崖阻挡,突然来了个180多度的急转弯,转向东北,形成了罕见的“V”字形大弯,人们称这天下奇观为“长江第一湾”。此种景致,引得多少旅人纷至沓来,留下无数珍贵影像。  


图源@和赵权


若你来,我们也要在这里留下惊鸿一瞥的纪念照,还要沿着江岸漫步,踩着细软的沙子,去感受微风拂面,寻找风格奇异的石头,回归无拘童年



没有比这样的日子更美丽了。



Chapter 2
·这里,总能带来惊喜·


石鼓的美,不仅在于金沙江的奇秀和沿岸田园风光,还在丰富的物产。


近年来,作为金沙江流经的重要乡镇长江第一湾要塞——石鼓镇,除了大力发展小麦和油菜花等重要经济作物、丰富旅游资源,也同步发展着烤烟、中药材、核桃等绿色产业。


图源@和赵权


同时,为了防风固沙,还在江畔种下约20万株柳树,全力筑牢沿江生态屏障。


石鼓的山水,更绿了。


图源@丽江日报


当然,这里还有深厚的文化和历史


“长江第一湾”历史上曾是“茶马古道”的要津,是南下大理、北进藏区的交通枢纽,更是老君山的中转站和进入“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的南大门。


同时,长江在石鼓镇流经40千米,在全镇64300公顷的幅员面积上,滋养了汉、纳西、普米、傈僳、彝、藏、白、苗等8个民族,散发着多元文化融合的魅力。



1936年,红二红六军团曾选择在此渡江北上,为丽江、石鼓的红色基因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如今,这里成为“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也是丽江闻名在外的旅游重镇。


从旅游景观到物产资源,石鼓带给了我们太多惊喜。



Chapter 3
·生活在此,无与伦比·


住在石鼓吧,这里的生活有滋有味。


清晨,你可以早起,到市集上寻味人间烟火



每月日历上逢3/6/9的日子,都是石鼓街子天,很热闹。


依山而建的小镇里,石阶蜿蜒而上,青石小街穿过其间,街两旁店铺林立,一切安静又祥和。


以上两张@和雪婷


人们背着竹篮,缓缓而上,在自己中意的摊前留足。


煎透的凉粉冒着腾腾热气,煎炸的金黄土豆滋啦作响,凉虾的晶莹剔透分外诱人,米线的味道远远飘来。




你也停下来,享受一个暖心暖胃的早餐吧。



吃饱喝足后,便去尽情“淘宝”。大小不一的竹编筛子簸箕、花花绿绿的草墩子、各色不一的手工米糖、香甜软糯的米糕、白白糯糯的饵块……


人们在这里流连忘返,讨价还价,交谈寒暄,无一不流露出传统乡村的人情味



走在街巷中,那些儿时跟在父母身后赶集、讨要玩具和零食的画面,也跟着鲜活了起来。



论景色和人文,石鼓虽不是美到令人惊叹的地步,但这里从底子里散发出的原生态和淳朴,令它成为金沙江畔的独一无二,丽江的无与伦比。


若你想探索它更多的奇妙,答应我,亲自去走一趟。


甚至,小住在那里。


文/张国芹

图/赵冠珹、和雪婷、和玉莹


如稿件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支持楼主

0人支持

阅读原文 阅读 4033 回复 0
举报
全部评论
  • 默认
  • 最新
  • 楼主
你的热评
游客
发表评论
热点推荐

安装应用

随时关注身边时事,认识有趣的人

免费下载丽江读本
这是app专享内容啦!
你可以下载app,更多精彩任你挑!
绑定手机才能继续哦!
绑定手机账号更安全哦!
绑定手机才能继续哦!
绑定手机账号更安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