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波:带动上万人,跳出丽江“体育旅居”新节拍
伴着欢快时尚、节奏强劲、跳起来能够带动身体每一个部位的曲调,男女老少在领舞者陈波带领下,踢踢腿、摆摆手,将一天的烦恼都抛洒开。
在丽江的广场舞圈子里,陈波是最出名的领舞者之一。从贵州到丽江一晃31年,他将贵州带来的广场舞在丽江推陈出新,让近千人每天和他一同在音乐里挥洒汗水。
△丽江第二届“雪山之巅”曳步舞广场舞交流大赛
广场舞书写的
“体育旅居”新注解
以广场舞和曳步舞为纽带,带动全民健身的热潮,更是给丽江体育旅居书写了新注解。
今年5月2日,由丽江市教育体育局、丽江市体育总会主办,古城区教育体育局、丽江市开艳松乐健身协会承办的第二届“雪山之巅”曳步舞、广场舞交流大赛在丽江市人民广场举办,参加比赛的41支队伍中有22支队伍来自外地,近800名舞友汇聚丽江,在“雪山下的户外生活”中感受“舍不得的丽江”的独特魅力。作为赛事承办方负责人,陈波发挥着重要作用。
△第二届“雪山之巅”曳步舞、广场舞交流大赛
“我们一行自驾来丽江,前天就到了,既为了备战比赛,更为了好好感受这座古城的魅力。比赛场地背靠雪山,在这样的环境下跳舞,心情特别舒畅!”来自贵州的参赛嘉宾洪明勇表示,队伍已规划好赛后行程,“丽江风景美、文化浓,参赛和旅游两不误。”像洪明勇这样的外地选手不在少数,许多人提前抵达,在赛前赛后游览古城、体验纳西文化,让健身与旅游无缝衔接。
△第二届“雪山之巅”曳步舞、广场舞交流大赛
来自四川的王阿姨已是第二次来丽江参赛,“去年参加比赛后就爱上了这里,今年特意带着老姐妹们‘以赛代游’。丽江气候宜人,本地人热情好客,跳完舞在古城里逛逛,晚上再去四方街跟着纳西族打跳,比单纯旅游有意思多了!”她笑着说,“我们明年还要来!”
现场气氛热烈,还吸引了众多市民驻足观看。随着动感音乐的响起,不少观众情不自禁地跟随节奏摇摆,自发加入齐舞队伍。在纳西打跳环节,参赛选手与市民手拉手围成圈,踏着欢快的步伐,现场化作一片欢乐的海洋。
从角落舞者
到万人团长的生命转折
陈波,是贵州遵义人,退伍后来到丽江,目前是丽江有名的广场舞领舞者。10多年来,在他带动、影响下,有上万人加入到广场舞当中,成为健康丽江的实践者。
带动丽江人跳广场舞始于2014年。那年,他父亲患不治之症去世,母亲备受打击,身体状况大不如前。
一次偶然回乡,他发现广场舞对母亲身心健康有着很好的疗效,这个观察点燃了他内心的一团火。“跳广场舞的时候那种酣畅淋漓、无忧无虑的感觉,我很喜欢。”
看到母亲身上的改变,陈波回到丽江,开始在宽阔的丽江人民广场跳舞。
起初,还没有现在那么热闹。那个时候,陈波带着母亲,找个角落跳健身操。他跳舞的身影就像粒投入静湖的石子,会在半年后引来数百人,甚至数千人的跟跳。“最初我们躲在广场最里面,音响音量都不敢开大。” 回忆曾经,陈波笑着环顾四周,“现在从东南西北过来的舞者,能把广场铺得满满当当。”
△陈波获得2022年度“七彩云南运动达人”
他说,记得刚开始,自己也很不好意思的,一个大男人在女人堆里扭来扭去,旁边的人总投来异样的目光。但当兵出身的他不偷懒、不找借口,每天带着硕大的音响准点出现在广场,像磁铁一般吸引着附近小区的人,甚至被人认为是社区工作者。
△2024年9月陈波参加云南省社会组织业务员培训
对母亲来说,通过广场舞走出心里阴霾;对陈波来说,广场舞让他自己甩掉身上的肥肉,变得体态健康、积极乐观。他说,曾经自己上四楼要休息两次,连系鞋带都感到特别费力;现如今,成为灵动的领舞者,“健康才是真财富,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我一定会坚持到最后。”
△体重最重时候的陈波
2016年10月,丽江市开艳松乐健身协会成立,陈波担任会长。协会发展最鼎盛时期,有32支队伍,非固定人员近万人,“我们现在队伍有27支,除了日常组织跳舞、教舞、比赛这些活动之外,我们也会组织会员进行公益服务、徒步等活动。”陈波笑称,“和舞友们欢聚在一起,享受每一刻的美好时光。”
△丽江市开艳松乐健身协会
随着协会成立,陈波每年坚持开办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先后培训社会体育广场舞类社会体育指导员400余人,每年常态化开展8月8日全民健身日千人体育展演活动,带领协会骨干定期到全市各乡镇进行健身志愿服务活动,免费教学推广健身操、广场舞、曳步舞等,受益人群近上万人次。同时,先后创编了《纳西三部曲》健身操、《松乐工间操》《月亮花》曳步舞等深受丽江人民喜爱的作品。在陈波的引领下,改变如春风化雨般浸润着每个人的生活。
△丽江市开艳松乐健身协会2024年联欢会
曾经的“三高”患者王大哥在坚持跳了一年健身操后,伴随着体重的降低各项指标也开始趋于稳定,如今站在领舞位置的他时不时感慨,“健身操比吃药还管用,我现在每天不跳广场舞,浑身不自在。”
△丽江市开艳松乐健身协会进行志愿服务
△陈波组织舞友进行徒步活动
同住一个小区的张姐、李孃孃,曾经互不相识,自从加入了健身队伍,反而成了形影不离的好姐妹。
61岁的黄阿姨更是把健身当成了每天的“必修课”。白天忙着带孙子、做家务的她,一到傍晚就迫不及待地往广场赶。“有时候晚饭碗都顾不上洗,就怕错过开场音乐。”黄阿姨的儿媳表示,“婆婆现在精神头比我还足,带娃做饭全包了,就等着晚上那一个小时的跳舞时间。”
△开艳松乐健身协会组织技能培训集训
这些改变,在陈波看来正是他坚持的意义所在。
每当看到会员们身体变好了,心情开朗了,邻里关系融洽了,他就觉得所有的付出都值得。“健身不仅锻炼身体,更能改变一个人的生活状态。”陈波目之所及之处,欢快舞动的人群当中有退休教师、出租车司机、菜市场摊主,还有带着孩子来的年轻父母,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从健身到旅居:
一场舞蹈带来的城市吸引力
陈波最初接触曳步舞是在六年前,“我是在短视频上面看到的,当时就觉得很有活力也很有意思,和广场舞不太一样,一首歌可能有很多种跳法,但曳步舞的跳法是统一的,这种舞蹈有着独特的韵律规则,音乐响起的刹那,身体便会本能地跟随节拍律动,然而,因其对协调性和节奏感要求颇高,即便在热闹的广场上,敢于挑战曳步舞的始终是少数派。”
作为丽江较早接触曳步舞的人,陈波从最开始和几个舞友学习,到成立丽江松乐曳步舞团并拥有100多名成员,靠的是曳步舞独特的文化氛围,“有个说法叫‘天下曳舞一家亲’,我在接触曳步舞的过程中是很真切地感受到了,不管你走到哪里,只要找到曳步舞的团队,合一支舞,聊聊天,就是朋友了。”
因为曳步舞的特点,各地团队之间的交流、切磋舞艺变得更为频繁,陈波曾带队到过重庆、四川、昆明、曲靖、宣威、文山等地参加交流和比赛。在不断交流的过程中,陈波萌生了一个想法,“丽江这么美的地方,为什么不能也办一个交流大赛呢?”
“千人展演活动只是我们自己玩,交流大赛吸引到的是更多的群体。”想到就做,在多方支持下,开艳松乐健身协会于2023年举办了首届“雪山之巅”曳步舞、广场舞交流大赛,“当时有600多人参加,外地也有十多支队伍来参加。”
△首届“雪山之巅”曳步舞、广场舞交流大赛相关活动
第二届“雪山之巅”曳步舞、广场舞交流大赛的如期举办,用舞蹈带来了五湖四海的“健身游客”,他们白天跳舞,晚上逛古城、参与纳西打跳,让旅行不再只是观光,而是沉浸式的健康体验。
“以赛促游和传统报团旅游是完全不同的感受,参赛是因为共同的爱好才一起出行。一家人出行,和一群共同爱好的朋友出行,体验感也是不一样的。”陈波没想到,这类互动性强的赛事打破了观众与选手的界限,让健身成为旅游的一部分,同时也带动了周边餐饮、住宿和文旅消费。
http://www.w3.org/1999/xhtml"},"para",{"tagName":"section","attributes":{"data-role":"paragraph"},"namespaceURI":"http://www.w3.org/1999/xhtml"},"para",{"tagName":"p","attributes":{"style":"text-align:left;"},"namespaceURI":"http://www.w3.org/1999/xhtml"},"node",{"tagName":"span","attributes":{"style":"font-weight: normal;letter-spacing: 2px;color: #7f7f7f;font-size: 12px;"},"namespaceURI":"http://www.w3.org/1999/xhtml"}]">△第二届“雪山之巅”曳步舞、广场舞交流大赛上的纳西打跳活动
“只要让更多人了解丽江,就会有更多人喜欢丽江。”陈波希望未来能举办更多全国性健身赛事,吸引更多外地游客“为健身而来,因丽江而留”。
在丽江,广场舞已不仅仅是市民的健身方式,更成为助力体育旅居发展的新引擎。当动感的音乐响起,舞者跳出的不仅是健康的步伐,更是一座城市蓬勃向上的活力。
图文:冯福蔷
部分图片来自受访者
编辑:和占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