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一案”个别化培养!丽江特殊教育学校开始招生
丽江特殊教育学校2025年招生公告
丽江特殊教育学校是丽江市教育体育局直属的公办学校,成立于1998年,已积累了27年的办学经验。目前,学校设有31个教学班,共有303名学生,74名教职工,其中特殊教育专业教师占全校教师的60%,是一所集学前、小学、初中、职业高中教育于一体的十五年一贯制的综合型特殊教育学校,主要招收学前到职高适龄的听力障碍、智力障碍、脑瘫、孤独症谱系障碍及其他特殊儿童少年。
建校以来,学校始终坚持“让每一个孩子绽放生命的光彩”的办学理念,严格遵循听障、培智少儿身心发展规律,遵循“学生喜欢、教师幸福、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办学方向,以“爱学习、勤劳动、会沟通,懂礼仪、知感恩、会生活”为培养目标,深耕听障、培智两类特殊学生教育,坚持以人为本,通过个别化教育、康教结合、专业教师团队支持和家校社协同,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为特殊儿童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实现人生价值奠定了坚实基础。学校已发展为丽江市特殊教育指导中心、省级残疾人体育、艺术人才培养基地,国家级残疾人艺术人才培养基地,全国青少年足球特色学校。
为深入推进依法办学,保障适龄特殊少年儿童受教育的权益,促进教育公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残疾人教育条例》《云南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印发义务教育阳光招生专项行动(2025)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为持续提高我市特殊少年儿童义务教育普及水平,落实“全覆盖、零拒绝”的特殊教育安置要求,并结合我校实际,特制订丽江特殊教育学校2025年秋季招生简章,现予以公布:
丽江特殊教育学校招生公告
招生范围:丽江全市
报名时间:2025年7月至8月底
面试时间:2025年8月1日
招生对象
(一)学前班:年满3—6周岁的智力障碍、听力障碍、孤独症等不适应在普通幼儿园就读的特殊儿童。
(二)小学一年级:年满7周岁,具有一定生活自理能力的智力障碍、听力障碍儿童;
(三)职高班:本着学生自愿,家长同意,择优录取的原则,招收具有学校服务范围内四县一区户籍的智力障碍、听力障碍的初中应届毕业生。
招生原则
经评估适合入校的适龄特殊少年儿童(残疾类别为听力障碍、智力障碍、孤独症、脑瘫等学生),须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无传染性疾病、癫痫、重度精神障碍疾病及其他不适合在校就读的严重疾病、无严重自伤或攻击行为。
具体报名方式请咨询:
0888-5188283(办公室)
职高部:
18787643267(高老师)
学前部、小学部:
15284497487(杨老师)
学校地址:玉龙县黄山街道南口路28号玉龙县职高大院内。(乘坐18路、26路公交车可直达学校)
温馨提示:报名需提供户口册、疫苗接种本、残疾证。面试、体检合格方可入学。学校实行全免费教育,学生在学校吃饭、住宿均免费。
办学特色
党建统领构建成长平台
锻造优秀教师团队
丽江特殊教育学校教师队伍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建统领,严格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
发挥党员先锋作用,以活动强师德、铸师魂,育成“忠诚、敢当、合作、正派”的工作作风。
此外,学校通过举办“教研论坛”“名师工作室”“校内期刊”等形式,打造优质成长平台;开展“公开课讲评”“手语比赛”“普通话比赛”“说课比赛”“教学基本功展示”等活动,丰富教师执教技能。
以“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通过专家引领、专业进修、定向培养等举措,多向助力教师成长。
持续加大投入
全面优化育人环境
为特殊学生提供最好的学习条件,打造幸福校园,是丽江特殊教育学校的一贯宗旨。
近年来,学校多渠道筹措资金,持续投入到校园建设、充实更新教学和康复设施、学校布局合理,各功能室齐全。
全学段育人模式
一生一案 培养技能
实施“一生一案”的个别化培养措施,为学生制定IEP计划,做到生均一本成长档案,以此确立多元化培养目标。同时在落实计划和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对课程标准进行反馈,不断进行教研,最终实现了课程标准与课程体系、学生个体有机结合,促进了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
在学前阶段,重点开展教育康复。坚持集训与个训、校训与家训相结合,逐步形成以促进特殊儿童全面康复和发展为目标。在义务教育阶段,重点开展扬长教育。以素质教育为基础,尊重个体差异,实施个别化教育,充分挖掘潜能,给学生更多特长发展的机会。
在职高阶段,以技能为基础。让特殊孩子掌握生活技能、增强生存能力、提升生活质量,以实现从自我服务到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过渡。学校还持续开办了民族服装服饰制作、黑陶彩绘、缝纫、美发、美甲、茶艺、手工织布、面点、烹饪等职教班,引导学生扬长避短,发展学习潜力,并对接相关高校,准确掌握高校“单招单考”的时间节点,共圆特殊学生“大学梦”。
教学多元创新
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学校在实施“五育并举 融合育人”的过程中,持续深化内涵发展,完善“康教·融合”课程体系,使特殊学生的品格“高”起来,思维“活”起来,身体“强”起来,眼睛“亮”起来,双手“勤”起来。我校学生多次代表我市参加省残运会、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并屡创佳绩;2025年我校聋人足球队代表云南省出征全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大湾区)聋人足球项目,载誉而归!
他们在赛场上坚韧不拔、斗志昂扬的体育精神为丽江残疾人体育事业画上了新的一笔。
此外,我校根据特殊儿童的身心特点在艺术教育与常规康复教学的融合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尝试和探索。
不断加深与我市优秀民间艺术家的交流与合作,让孩子们接受别样的艺术教育。学校长期开设纳西古乐、锅庄舞、古筝、手鼓、打跳等具有民族特色的艺术课程,通过“学校+社会机构+民间艺术家”合作共建的模式,共同发展、携手共进,协同合作育人,助力特殊孩子走出精彩人生!
医教结合
提高康复效果
丽江特殊教育学校坚持“综合康复、潜能开发、回归社会”的培养目标,积极探索“医教结合”的教育模式。
与丽江市人民医院、市妇女儿童医院、市残联康复医院搭建“教育+医疗”的深度合作,借助优质医疗资源对学生的残疾问题进行有效的医学干预、康复促进和个性化地医教互动,共同探索出一套医学与教育共建共促地康复模式,造福广大特殊学生及家庭。
无私奉献 以爱施教
为保障重度特殊儿童受教育的权益,丽江特殊教育学校每周都会抽选责任心强、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组成送教团队,将“送教上门”工作与“送医上门”相结合,为重度特殊学生送去温暖、送去知识、送去支持,让他们重新回到温暖的阳光之下。
此外,学校资源中心教师定期对全市6个资源中心及39个资源教室进行巡回指导,共话普特融合同心圆。
在这里,残缺与完整同享阳光,特殊与普通共戴星辰;在这里,每个生命都是劈开黑暗的闪电,都是人类文明向善而生的证词!在这里,没有“特殊”与“普通”的界限,只有生命与生命之间,最纯粹的照亮!我们坚信,通过全方位的教育和培养,孩子们能够凭借在校学习到的一技之长为融入社会打下坚实基础,成为自食其力、自立自强的人!
丽江特殊教育学校欢迎你的到来!
来源:丽江特殊教育学校